<pre id="n2s9y"><label id="n2s9y"><xmp id="n2s9y"></xmp></label></pre>
  • <big id="n2s9y"><ruby id="n2s9y"></ruby></big>
    <pre id="n2s9y"></pre>
  • <track id="n2s9y"><ruby id="n2s9y"><b id="n2s9y"></b></ruby></track>
    <table id="n2s9y"></table>
    <table id="n2s9y"><option id="n2s9y"></option></table><pre id="n2s9y"><s id="n2s9y"><menu id="n2s9y"></menu></s></pre>
  • <track id="n2s9y"></track>
      0371-67183131
      zzsgsl@sina.com
      關于暴雨災害及疫情對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的調研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25 文章來源: 作者: 辦公室


      7月20日,鄭州市一場特大暴雨給本地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巨大損失,據初步統計損失達16.27億元。7月31日,疫情又讓舉步維艱的鄭州市中小企業遭受重創。鄭州市工商聯密切關注暴雨和疫情鄭州市民營企業(重點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積極鼓勵企業自救、互助,同時發布線上調查問卷,對民營企業運營狀況及存在的困難進行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問卷設置

      在借鑒其他地區問卷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鄭州實際確定問卷內容,共設置12項題目,其中選擇題10項(含多選題4項),填空題2項,第一項為企業名稱,最后一項為企業家有何意見建議。10項選擇題主要包括:企業所在地;企業具體所屬行業;暴雨災害和疫情對企業的影響程度;暴雨和疫情給企業帶來的主要問題(多選題);疫情對企業下半年營收影響;疫情對企業下半年用工影響;暴雨和疫情對企業資金的影響(多選題);企業采取了那些措施應對(多選題);企業希望政府出臺哪些幫扶措施(多選題);企業對之后生產經營的信心。本次問卷堅持簡單易操作原則,同時由于民營企業也積極奮斗在抗疫一線,力爭不給企業家增添負擔,通過制作小程序,在網上發布調查問卷,企業家填完后直接按提交即可,不需要通過郵箱微信等傳統方式發送,更不需要紙質。

      二、結果及分析

      問卷從8月19日下午15:30投放,經過市工商聯全體人員共同努力,截至8月24日上午10時,共收到我市民營企業有效調查問卷113份,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行業看,在113家企業中,其中22家屬于批發零售業(占比19.47%),機械制造業19家(占比16.81%),倉儲物流業10家(占比8.85%),文化旅游業10家(占比8.85%),酒店餐飲業7家(占比6.19%),食品生產業5家(占4.42%),房地產業4家(占比3.54%),租賃業3家(占比2.65%),紡織服裝業與進出口貿易各1家,(分別占比0.88%),其他行業31家(占比27.43%)。基本集中在批發零售、機械制造、倉儲物流、文化旅游等行業。

      1、企業受暴雨和疫情影響情況。受影響程度較小,企業經營出現一些困難,但總體保持穩定的有22家(占比19.47%);受影響程度較大,導致企業經營出現部分困難,經營勉強維持的有57家(占比50.44%);受影響程度很大,導致企業經營暫時停頓的有29家(占比25.66%);受到嚴重影響,導致企業經營面臨嚴重困難,可能倒閉的有5家(占比4.42%。

      2、企業用工情況。48家(占比42.48%)企業預計下半年用工人數保持不變,24家(占比21.24%)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10%以內,16家(占比14.16%)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10%-20%,11家(占比9.73%)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20%-30%,6家(占比5.31%)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30%-40%,2家(占比1.77%)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40%-50%,6家(占比5.31%)企業預計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并會持續增加。

      3、企業經營狀況。在企業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和預期收入上,企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尤其經營資金方面受到嚴重影響,很多企業對下半年營收預期比較悲觀(具體見表1、2、3)。

      1:暴雨和疫情企業帶來的主要問題(多選)


      市場訂單減少

       

      應收賬款增多

      企業融資難度加大

      材料和零部件篇配套廠家不能開工,無法供貨

      交通運輸受限,材料和貨物無法進出

      生產工人及管理人員無法正常返崗

      其他

      企業數量

      71

      26

      18

      15

      30

      34

      3

      占比(%)

      62.83

      23.01

      15.93

      13.27

      26.55

      30.09

      2.65


      員工心理恐慌

      缺乏防疫物資

      利潤下滑

      對未來發展形勢難以判斷影響決策

      企業要執行嚴格防控措施影響效率

      無法按時履行合同需支付違約金


      企業數量

      14

      2

      38

      16

      16

      11

      占比(%)

      12.39

      1.77

      33.63

      14.16

      14.16

      9.73

         2:企業預期下半年營收

      比同期減少(%

      10以

      10-20

      20-30

      40-50

      50以上

      持平

      增加

      個數

      11

      24

      28

      15

      31

      2

      2

      占比(%)

      9.73

      21.24

      24.78

      13.27

      27.43

      1.77

      1.77

         3:暴雨和疫情對企業經營資金方面的影響(多選)


      企業營收減少,流動資金緊張

      企業無法及時償還貸款等債務,資金壓力加大

      金融機構融資審核條件提高,手續增多或時間延長

      企業面臨被抽貸、斷貸風險

      企業短期融資能力下降

      企業融資需求減少

      其他

      企業數量

      104

      35

      6

      5

      10

      6

      2

      占比(%)

      92.04

      30.97

      5.31

      4.42

      8.85

      5.31

      1.77

      但與此同時,企業在采取了各種自救措施之后(見表4),對下一段生產經營的恢復仍然是較有信心。33家企業(占比29.2%)表示對下一段生產經營很有信心,51家(占比45.13%)表示較有信心,29家(占比25.66%)信心不足。

      4:應對暴雨和疫情,企業采取的措施(多選)


      完全停工歇業

      加大線上業務

      調整業務規劃

      開源節流、壓縮成本

      加強宣傳,做好防護,密切關注員工健康狀況

      為暴雨和疫情災情捐款捐物

      其他

      企業數量

      25

      25

      43

      64

      65

      36

      3

      占比(%)

      22.12

      22.12

      38.05

      56.64

      57.52

      31.86

      2.65

      針對當前現狀,大多企業普遍認為在近一個時期內營業收入將會出現嚴重下滑,為控制成本也會裁撤一定數量的員工。企業近期沒有收入但銀行還款還息壓力巨大,員工正常上班后業務量萎靡,但職工工資五險一金仍需正常繳納,店面租金辦公場所須按照約定繳納租金,納稅也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事急事,整體企業運營成本較高。企業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措施助其紓困解難。(具體見表5)

      5企業希望政府出臺哪些幫扶措施(多選)


      減免企業稅費

      推行靈活的社保政策

      提供貸款、紓困等金融服務

      幫助企業協調原輔材料和產品發貨等運輸問題

      其他

      企業數量

      69

      29

      42

      8

      0

      占比(%)

      61.06

      25.66

      37.17

      7.08

      0


      提供穩崗補貼

      提供房租、水電費等補貼

      幫助企業調配口罩、酒精等復工所需防疫物資

      對部分受災嚴重行業給予財政政策支持


      企業數量

      53

      44

      2

      31

      占比(%)

      46.9

      38.94

      1.77

      27.43

      三、對策建議

      現根據本次調查問卷結果和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就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緩解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切實落實相關幫扶措施。8月24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鄭州市支持企業加快災后重建復工復產二十條措施,對受災企業的受災補助、減稅降費、房租減免、社保緩繳、貸款投放等均進行了規定,為企業正常運轉渡過難關提供了政策支撐。建議相關部門盡快發布相關政策落實具體措施,并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將政策給受災的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送上門。著力強化宣傳輔導,讓企業普遍所知、普遍所用,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進一步增強信心、激發活力。

      二是為民營企業提供廣闊市場。中共河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于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組織會員參與國家和我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積極支持商會承接政府轉移事項、參與政府購買服務、依法進入公共服務行業和領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也強調,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大幅放寬市場準入。通過為民營企業提供市場,可以避免企業關停,有效擴大企業用工,創造更多稅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是完善市場監管制度。針對實體企業受損嚴重等情況,建議暫停企業環保管控,維護企業運行,減少企業罰款。企業復工后,應制定嚴格防控措施,加強自律、監督機制,引導企業安全開工。房地產開發周期及用工困難度將大幅度增加,應統籌做好平衡工作,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對企業在某些方面遭受處罰或者失信,應認真核查和鑒別,并明確時限及如何修復等。細化明確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針對當前困境,對企業進行管控時,應以教育改正為主而不是立即罰款停工整改。          


      上一篇 :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 : 鄭州市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調研報告
      免费观看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