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n2s9y"><label id="n2s9y"><xmp id="n2s9y"></xmp></label></pre>
  • <big id="n2s9y"><ruby id="n2s9y"></ruby></big>
    <pre id="n2s9y"></pre>
  • <track id="n2s9y"><ruby id="n2s9y"><b id="n2s9y"></b></ruby></track>
    <table id="n2s9y"></table>
    <table id="n2s9y"><option id="n2s9y"></option></table><pre id="n2s9y"><s id="n2s9y"><menu id="n2s9y"></menu></s></pre>
  • <track id="n2s9y"></track>
      0371-67183131
      zzsgsl@sina.com
      關于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1-04-26 文章來源: 作者: 辦公室

       

      回眸“十三五”,鄭州市民營企業發展成效顯著,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鄭州市對標國內、國際先進地區,圍繞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體驗和需求,著力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積極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快建設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相匹配的一流營商環境。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鄭州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積極作為,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稱號。

      202011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鄭州就營商環境進行評估調研。202149日,國家評估反饋營商環境有關問題專項調研座談會在鄭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反饋了鄭州市營商環境有關問題,與會的20名民營企業家也提出了意見建議。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形成調研報告?,F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及成效

      2020年,鄭州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落實中部地區崛起和國家黃河戰略,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堅定扛起“三個在”和“龍頭高高揚起來”職責使命,緊扣“控、保、穩、進、抬、扛”總要求,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力做好“六穩”“六?!惫ぷ?,經濟企穩向好態勢鞏固拓展。改革創新縱深推進,先行先試成果豐碩,動力活力不斷釋放。以“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為牽引的“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成為全國第8個市場主體超百萬省會城市。

      一是優化制度設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鄭州市先后出臺了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30條、穩就業28條、促消費增活力穩增長10條、為民造福10條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域開展“三送一強”“一聯三幫”,累計幫扶企業37.6萬家,解決用工275萬人,撥付穩崗補貼等財政資金21億元,減免緩稅費514億元;相繼印發《鄭州市優化市場監管營商環境若干措施》《關于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的通知》《2020鄭州市政務服務環境發展白皮書》等文件,同時,鄭州市發展改革委、鄭州市委組織部、鄭州市政法委、鄭州市人社局、鄭州市中院、鄭州市工信局等多部門聯合建立了政府機構及公職人員誠信履約機制,加強鄭州市政務誠信建設,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

      二是突出重點領域。鄭州市以“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為抓手,推行一系列政府服務改革舉措。加快政務服務網、實體大廳、移動終端、自助終端“四端”融合,深化政銀合作,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形成“一個網絡、多個終端”格局,實行“24小時不打烊”全自助服務。目前市本級保留事項2176項網上可辦、占比97.62%;1811項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占比達到81.25%;33個部門223項政務服務實現自助終端就近辦;453項事項實現“掌上辦”,174項實現“零材料”“刷臉辦”;編制“一件事”實施清單,申報材料壓縮58.70%,辦理時限壓縮87.8%,跑動次數壓縮82.79%。

      三是持續深化改革。鄭州市緊抓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的辦事體驗和需求,圍繞商事登記1+X“一件事”精簡材料、再造流程,快速打通涉及市場監管、公安、稅務、銀行、社保等5個部門的國家級、省級、市級9個系統,涵蓋市場監管70件高頻事項,實現了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實現80%的市場主體準入即準營;2020年首批31個商事登記“一件事”發布上線,材料減少76%,環節、時間、跑動均減少80%;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時間全部控制在61個工作日以內,最短30個工作日辦結,實現“系統之外無審批”。不動產一件事“當場辦、當天辦”;“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實現16個部門數據集成,“登銀合作”模式全國領先。

      四是破解資金痛點。鄭州市2020年開展100億元社?;鸶偁幮源娣?,設立總規模15億元的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周轉資金,助力企業強化融資增信,避免資金鏈斷裂。截至20209月底,全市應急轉貸周轉資金累計完成投放11.5億元,累計服務企業110余戶;2020年共有300億元優質企業債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落實社會保險“免、減、緩、降、返”惠企政策,實行全程網辦,大力減輕企業負擔。截至202011月底,累計減免企業養老、工傷、失業社會保險費82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76.5億元,占比93.3%;返還失業保險穩崗資金30.14億元(占全省70%),惠及企業1.37萬家、職工近72萬人;持續清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拖欠賬款,202081.59億元無分歧賬款全部清償完畢,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清欠目標任務。這一系列的舉措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贊許,激發了經濟發展活力。

      二、調研發現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鄭州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明顯,但仍存在薄弱環節,在精準服務上與廣大民營企業的期望、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

      一是第三方服務存在問題,紅頂中介”“紅頂協會多頭評估、壟斷經營、高額收費情況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工程項目領域,河南物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新都市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河南省魯班建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蜜樂源養蜂專業合作社等企業均反映,項目審批方面存在強制企業接受中介服務、指定中介機構等情況,且工程項目涉及的中介服務仍然較多,許多項目首次甚至所有評估費用均由企業支付,費用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比如智慧化工地提升設備每套大約都要15、電子化監控及揚塵管控一體設備每套10萬元、勞務實名制門禁系統大約3萬多元、安全文明施工費用審計費最低2萬起步,環保、安全、土地等多頭的第三方收費服務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二是執法手段存在問題,多頭多重監管執法簡單機械執法問題仍然存在。河南物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花都柜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魯班建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啟元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蜜樂源養蜂專業合作社、河南鑫博達木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均反映,執法檢查過多,執法隨意性很大,執法標準不明晰。有的職能部門對民營企業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過度監管,讓企業疲于應付;有的執法部門對民營企業的執法方式趨于簡單,重執法、輕教育,重處罰、輕指導,執法處罰一刀切,存在以罰代管的現象。比如一個工程建設項目一天能遇到近波質檢、安監、執法、控塵多個部門、多個級別(辦事處、區級、市級)檢查,甚至有的項目還沒有開工,就接到了罰單。

      三是政務服務工作存在問題,跨地區的業務協同亟待加強,精細化服務水平仍待提高。河南物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創慧營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鄭州新都市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河南省魯班建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哈桑食品有限公司蜜樂源養蜂專業合作社、愛創創業孵化器(鄭州)有限公司等企業均提出,政務服務效能仍需提高,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仍待優化。比如,企業辦理跨區域遷移時,稅務遷移流程復雜,還要重新辦理相關許可證;自來水、熱力、燃氣等公用事業服務報裝手續辦理難,涉及城市管理、交通、水務等多個部門,企業需要多頭跑,耗時很長;商業的水氣暖計費方式落后造成實體民企負擔加重;同一政務服務事項不同地方之間標準不一致等等問題,都影響了企業辦事體驗。

      此外,調研中還發現,除了以上三點企業集中反映的問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涉企政策的宣講和落實不到位、政府及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應付款項、政府及職能部門承諾的獎勵不兌現、部分職能部門臉難看,事難辦、開展招投標或政府采購時變相將很多中小微企業排除在外等情況仍然存在,讓企業不能安心經營發展。

      三、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建議

      一是加強中介機構監管。減輕企業的中介服務負擔,關鍵在于建立市場主導、行業自律、政府監督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培育公正透明、規范有序、服務高效的市場秩序。健全完善中介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出臺監督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嚴格規范中介服務機構的經營行為,明確規定第三方機構收費標準,涉企事項設置優惠條款,通過開展信用評價等方式完善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管體系。推動在評估評審環節中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由政府機構組織提供服務,探索服務方式,并明確要求職能部門不得向企業轉嫁評估評審費用。對于由企業承擔的中介服務項目,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可采用“中介超市”等模式,搭建統一標準的中介機構服務平臺,讓企業自主選擇。同時在現階段,針對指定中介機構等違規行為開展專項檢查,加大監管和懲處。

      二是改進和完善執法工作。建議加快推廣綜合監管、聯合執法,推動檢查結果互認共享,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在民營企業配合執法機關調查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柔性執法,盡可能的維持基本生產不“斷電”,以免造成商業損失或者人員流動損失。對已履行完法定義務的被執行企業和法定代表人,及時移除失信黑名單,并恢復正常征信。涉企執法可探索采取聯合工商聯或其它第三方機構進行的方式,提高檢查的透明度和精準度,提高檢查效率。完善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配套的盡職免責機制,消除一線監管執法人員的后顧之憂,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強化監督問責,對違法違規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行為,依法依規查處。

      三是提高政務服務精細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進一步簡化企業變更登記辦理流程和手續,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辦事渠道。著力實現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數據目錄共享和交換,以社會服務為目標,通過具體業務需求為驅動,有效地推進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提高政府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辦事水平,依法指導和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涉企政策的制定要積極聽取企業訴求與企業意見,同時要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特別是對一些專業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及時宣傳解讀到位。探索設立“領導服務企業月”,集中快捷解決企業遇到的各種難題。推動公用企事業單位優化報裝流程,實行報裝相關審批事項"一家牽頭、并聯辦理",壓縮報裝時長,加快建立報裝服務"好差評"機制。設立幫辦代辦團隊,通過簽署委托文件委托政務服務專員和免費雙向寄遞收取補齊補正材料、送達結果文件、代理交件辦件,針對“沒辦成”和“有困難”人群,打破原有“最多跑一次”承諾需材料完整齊全的前置條件,為企業提供“點菜式”的全方位服務,真正將“最多跑一次”承諾落到實處。

      四是推進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不斷完善政府誠信機制,對于招商引資承諾、應付款項、行政許可決定等事項建立政府誠信監督大數據,并納入政務公開體系,對政府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和健全民營企業信用體系,打通企業社會信用與金融征信的數據壁壘,改變金融機構單一的注重抵押、質押的觀念,將保證方式擴大到信用保證、動產質押、第三方擔保、企業主信用、其他權利保證以及未來現金流保證等方面,改善企業信用環境。同時加大對銀行信貸發放"潛規則"的查處力度,提升信貸透明度,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戚本。

      民營企業是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市場主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乘勢而上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鄭州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但一些領域和環節仍然存在著短板弱項。鄭州也多次就營商環境向民營企業問計問需,對營商環境的現狀作出評估分析,從而以評促改,為下一步改革發展提供思路。但“評”只是手段,“改”才是關鍵。當前,鄭州市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的落實落細落地,更重要的仍是政府部門刀刃向內做好改革文章。以“店小二”的服務精神、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發展環境,真正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為實現“十四五”宏偉藍圖建功立業。


      上一篇 : 鄭州市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調研報告 下一篇 :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企業創新活力
      免费观看黄色网站